查看原文
其他

王海燕:苦难童年

2017-10-17 王海燕 雪绒花原创文学

苦难童年

文/王海燕


父亲和母亲结婚的仪式很简单,听母亲说,那时候就是两家人在一起吃顿饭而已。记得小时候母亲当故事给我讲过那顿简单的婚宴。那时候的喜事讲究的是八碟五碗,但是那时候穷,每个荤菜都要用土豆或豆腐撑在下面,那样看起来盘子满一些。母亲说那时候没有电灯,照明是煤油壶灯,黑咕隆咚的,夹一块是豆腐,夹一块是豆腐,没吃到肉,感觉那天的婚宴就是豆腐开会,每每说起母亲都会大笑起来。

母亲结婚时二十三岁,父亲大母亲两岁。父亲十五岁他爹就死了,他的哥哥和姐姐是换亲,早早的分门另过,所以父亲和他老娘过。母亲说,你奶奶叫白明,可就是说不明白,浪费叫了这个名字。

父母结婚不到半年就被下放到农村。父亲的祖籍是赵家蓬山区的,所以户口要退回到山区。母亲说什么都不想跟着去。不知道哪位热心的人给奶奶说了一门亲,让奶奶改嫁到周庄的一位老光棍,条件是可以带我父母的户口过去。周庄那时候的另一个名字叫:粮食窖,为了生存,奶奶改嫁了,我的父母也跟着去了,从此父母成了这个村子的笑柄。因为那么大还和老娘嫁人……

在周庄父母都是第三生产队。母亲能吃苦,人也能歌善舞,她凭着吃苦耐劳乐观的性格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她慢慢有了两个要好的朋友,也是和她一样能干活的女人。我至今还记得她们的名字,一个叫张恒莲一个叫许桂兰。

父母去农村的第二年,有了哥哥,哥哥的出世让老光棍感到压力巨增,所以开始和奶奶闹离婚。婚离了,村干部(老光棍的侄子)就开始撵我们一家子走人。母亲说,回到山区地都没得种,别提以后孩子念书了。于是父母就是赖着不走。奶奶于是从老家找了个主自己过小日子去了,父母死皮赖脸的留在了周庄。一场迁移官司也随着而来。

官司的起因是奶奶要迁移户口,村里是,要想老太太的户口走就必须让我的父母也一起迁走。来来回回官司就一直拖着。后来村干部召开了全村大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这个村里任何人都不允许留我们这户人家,不允许租房子给我们。生产队不许我的父母在生产队干活。那时候我也出生了,我们一家四口居无定所。后来是一位老爷爷收留了我们,他有两间南房,很小很黑,母亲怕他老人家受到牵连再三推辞。老爷爷脖颈一挺说:怕啥?我都八十多了,他们还杀了我不成?总不能看着你们四口人受罪吧。按照迷信的说法我们是不能搬进这两间南房住的,因为迷信的说法那是天坑,搬进去会闯三色,弄不好会死人的。但是父母走投无路,也管不了这么多,母亲毅然决定搬进去。母亲说:天无绝人之路,没娘的孩天照顾。父母跪谢了老人从此和老爷爷住在了一个院子。

我家的东西也很简陋,两套被子一个锅是最值钱的了。我和哥哥都没有自己的被子,晚上爹搂一个娘搂一个,南房冬冷夏热,但是母亲从没有因此难过抱怨过。生产队不让父亲去上班了,父亲就去了铁矿背石头挣钱去了。后来听母亲说哪里环境很苦,在山洞里用炸药把石头炸开,人工背出来再加工成石头粉炼铁。每天进山洞几乎是爬着进爬着出。我们娘三个在家,父亲的工作服不能穿了给母亲,母亲穿得不能再穿了就给我和哥哥改改,冬天加进点棉花就是棉衣,夏天就再把棉花抽出来当单衣。

夏天房子漏了母亲自己修,冬天冷了没柴烧母亲要背着我拉着哥哥到地里捡柴。那时候我最怕冻,每年不到深冬我的手脚就冻了,真正冷了手脚就开始开裂。但是在我的记忆里,每次捡柴的时候母亲都会哼着歌。母亲唱歌很好听,听母亲说她小的时候还偷偷的报考过县剧团呢,姥姥说唱戏的女孩子不好找对象,人们看不起唱戏的,所以愣是不让母亲去。

那时候母亲总是抽时间教我和哥哥认字唱歌。晚上为了省灯油,很早就躺在炕上,摸黑听母亲讲些似懂非懂的故事,听不懂的时候母亲总是会说我们笨。那时候母亲总是骂我多一些,她骂她得我边听边委屈的流泪,反正黑咕噜咚的她也看不见我哭。其实母亲那时候已经有了神经官能症了。那时候全村的人都看不起我们,大人出去受鄙视,我和哥哥出去没孩子和我们玩耍,我们是受孤立的。我们住的是个老院子,院里东房住着一个刁蛮的泼妇,她老公是个煤矿工人,挣工资,所以她总是笑话我们,明着暗着都喊我们叫花子。西房住着一个光棍,人倒是干净利落,但是是个罗锅,东房的长舌妇每逢父亲回来她就躲在我家屋檐下听我父母是否生气吵架,她总是想把母亲介绍给西房的罗锅。正房是老爷爷和老奶奶,老奶奶总是喜欢擦那几块平尺大的玻璃,边擦玻璃边对母亲说:那孩子,你这辈子都难长猫眼(指过上好日子)了。

我模糊的记忆里总是不喜欢出院子,因为出去那些小孩就会跟在我后面念叨小叫花子。有时候还把我推到墙角,把我推来推去,当皮球。我就不出声,溜着墙角走。那时候哥哥就懂得保护我,总是一个个推开他们,把我拽出重围,然后回去的路上总是骂我窝囊废,还不许我告诉母亲。四岁那年父亲病了,好像是肝病,母亲把旧衣服卖了,买了一只鸡回来,是为了父亲养病能有鸡蛋吃。这只鸡一下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欢乐,每天它都能下蛋,我和哥哥总是喜欢等在鸡窝旁,抢着收蛋。父亲不能去工作了,一家的生活重担就落在了母亲身上,母亲去求大队书记看能不能让母亲去生产队干活,好说歹说,书记才同意了。我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和那些男人们一样,推着独轮车,车上两边放着比我身高还长的篓子,里面装满了驴粪猪粪,母亲吃力的推着,我就在后面拽着她得衣角跟着,母亲的背影是吃力的,微微前躬着的。时不时的还要回头让我跟紧点,生怕丢了我。家里的粮食也不够吃,我们到处去借,能借给我们的人也不多。所以那时候总是吃稀饭或玉米糊糊。

正房的老太太总说母亲:那孩,你脖子都可以拧绳了。母亲从不为她们的闲言碎语不高兴,每每听到这些母亲总是笑着说:大婶,拧绳了做孩子的鞋就不用花钱买麻啦啊。父亲大约在家休息了一年多就又回到铁矿干活去了。那时候他的病还不好,但是没办法。一直到我七岁父亲才辞去了铁矿的工作回村。

我也曾见过母亲偷偷流泪。那是一年春节,大队的喇叭里播放着晋剧《算粮登殿》。哥哥母亲和我一同围着炕灶烧炕。开始母亲还和喇叭里一起唱,唱着唱着母亲就哭了,我和哥哥不知道为什么,我只是靠近母亲,用小脸靠在母亲的膝盖上。母亲说:妈是王宝钏,十八年寒窑啊,每次回你姥姥家啥也给不了她老人家,还被姊妹们看不起,你们长大了好好念书,给妈争口气哦……那时候我似懂非懂,总是默默的也跟着流泪只是懂得点头算是给母亲安慰。

我从生下就身子弱。母亲说我生下时是蓝眼睛,瞳仁看起来雾蒙蒙的,以为是瞎子,后来用手在我眼前试试才知道我能看得见。一周岁时又因为痢疾没钱住医院差点死了。后来父亲背着我到县医院求医生,一位叫张青的女医生给我打了一针,嘱咐父亲回家的路上注意观察我。要是我动了就是能活,要是不动那就没办法了。回去的路上风很大,父亲用棉被裹着我,半路碰到了姥姥,姥姥说快死的孩子拉的也没人样了,还是扔了吧,但是父亲坚持要背着我回家。到了桑干河大桥时父亲感觉我动了,伸手摸摸我有了体温,欣喜若狂,硬是快跑了八里地把我又背了回来。

至今我都相信那句话:人穷别走亲。

父亲不在的时候,母亲真的得了官能症。听母亲后来讲,那时她学会了抽烟,总是失眠,失眠的时候就抽亲戚送的纸卷旱烟。她总是感觉有人要杀我们,于是她自己把绳子和菜刀藏起来,藏起来还是不放心然后拿出来再藏起来。还设想着怎样和大队打官司。我想,要不是母亲生性乐观,恐怕那时候她早就疯了。

父亲回村在生产队开始种菜,父亲可是非常会种菜的。因为他技术好,慢慢的生产队队长另眼相看父亲了。父亲也开始有了几个朋友。其中一个就是村里学校的校长,也是他的帮助,我七岁便开始上学读书了。

因为母亲平时就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所以我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而且能歌善舞,好多歌是母亲教的。老师都不会的歌我会唱,所以老师特别喜欢我。我的学习用具几乎是得奖得来的,有时候老师也送我。班主任是一位很漂亮的女孩子,她是大队会计的女儿,还没有出嫁。大大的眼睛,总喜欢穿着一件浅粉色的衬衫。我喜欢看她衬衫上的扣子。扣子不大,是两层的,扣子表层是一朵小桃花,下面一层是透明塑料。她站在讲台上,扣子会发光。感觉特别好看。

我的作业本很少,总是檫了旧的再写新的。沈老师知道我家困难买不起新的,所以从来不说什么。有时候她也给我买学习用具。那时,她在我心目中就是女神,就是公主。因为她各方面都照顾我,所以同学们送我绰号:老师的亲闺女。

八岁那年冬天我家要盖房子了。听父母私下议论,说大队批我们五间房子的地方。本来是三间,可是大队书记说批鸡窝他也盖不起,批五间咱们看看他怎么盖。

父亲的亲戚都是山区的。虽然穷,但是山里人热情。听说我们要盖房子了,几位叔叔伯伯赶着牲口冒着膝盖厚的大雪上山砍木头。那时候没有禁伐。所以我家的木料充足到五间房子盖好还绰绰有余。盖房子时穷亲戚都来了,村里也有几个同情我们的人也帮忙。虽然吃的不好,但是谁心里都知道那也是借来的。没人计较。

终究人是没有绝路的,大队书记没有看成设计好的笑话。便在上梁那天也来家里吃饭。那天母亲还笑脸买了酒。

五间房子站起来了,我们总算在第二年住上了自己的房子,而且还是新房子,正房!当时买不起玻璃,窗户是白纸糊的。但是我们第一天睡在新炕上就像睡在了皇宫。

父亲因为自卑,好多有头有脸的亲戚他从不上门求助。当时我有一个舅爷,是县里纪检委书记,他好几年不见父亲,多方打听才知道下落,于是开着车去村里看望父亲。那时最好的车也就是212吉普。村里人很少看到汽车,看我家门口停着一部汽车便开始议论纷纷。他们猜测一定是父亲砍伐了木材公安找上门来了。

舅爷看了看房子叹口气,走的时候给父亲说,我给你把房子的玻璃安上,你就不用再去花钱了。

舅爷的到来让我们的生活有了转折,官司也不了了之,大队书记也不像以前那样嚣张。我们的生活开始走向平静。

82年我11岁了,有一天父亲到县城买东西,带回来一个喜人的消息。我们可以返城了。晚上父亲回来的很晚,我和哥哥都睡着了,母亲按耐不住喜悦把我俩喊醒,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母亲说,日子现在越来越好过了,回不回去想听听我和哥哥的意见。那时候我并不懂什么政策,只是向往城市的美好,心里也有一种报复的想法,想让村里欺负过我的那些公主王子们看看,我要当城里人了。我和哥哥拍着手高兴的跳起来,要回去,要回去……


作者简介:

海燕,原名:王海燕,生于1972年,河北省涿鹿县人。多年从事于文艺主持人、策划、书画经纪人工作。酷爱朗诵。作品多见于《作家世界》《中国爱情诗刊》。


雪绒花原创文学同题诗会:

        七夕               (1)    (2)  (3) (4)

        老师,您好!(1)    (2)  (3)   (4)

       这一路……      (1)    (2) (3)   (4

        再唱赞歌颂英雄  (1)(2)(3)(4)(5)

        祖国,我为你放歌(1) (2) (4) (4)

        天涯共此时   (1)  (2)  (3)  (4)


雪绒花原创文学作家推荐:

孙继革修翠云侯占林刘立忠赵青蔓靳树宇于之湘郭晓燕朱阅平贺宝贵


雪绒花原创文学月度感言:

致作者、读者(2016.09)

月度感言:兼致作者、读者(2016.10)

月度感言:兼致作者、读者(2016.11)

新年感言:写在2016岁尾的话(2016.12)

月度感言(2017.02)

月度感言(2017.03)

月度感言(2017.04)

月度感言(2017.05)

月度感言(2017.06)

月度感言(2017.07)

月度感言(2017.08)

月度感言(2017.09)


雪绒花原创文学,以独特的文字表达个体独到的发现,尽现汉语言文字之美、思想之明,提倡自然、朴实、本真、唯美。小说、散文要求在5000字内,优秀稿件可以适当放宽;诗歌要求一次投稿3-5首(或50行)以上;同时,请发12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及个人清晰生活照片一张。投稿请一律按要求格式发到指定邮箱,同时请加主编微信号(验证时须加注实名并注明“投稿者”字样),微信仅用于发送文章链接及稿费,不闲聊,不接受投稿(稿件要求原创首发,未在其它微信公众号上发表过,杜绝抄袭,文责自负。能提供与诗文内容相契合的图片者优先选用,文章请用wordwps文档以正文+附件的形式发送;图片或照片请用JPG的格式单独以附件的形式发送)。

微信公众号:xrhycwx

主编微信号:hlys2016

投稿邮箱:xrhycw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